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虫痴选养蛐蛐的一些心得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前言:以下所言,仅仅表示我个人对蛐蛐的理解。而我个人的理解,绝没要强加给任何人的意思。说出来,只说明我也是蛐蛐爱好者,个人观点,完全欢迎诸位朋友们一起探讨、研究,我们共同进步。写点东西,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说说虫,闲聊罢了。部分朋友,别老是“上纲上线,胡扣帽子”。老是去揣测别人,自己活着多累啊,不是吗?

“虫二”、“秋收”我相当熟悉,也有我未曾谋面的“南通炫”、“蟋蟀情”等等(名字就不在一一说了)这些高素质玩家们,就虫所发表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我常留意,同时也带给我许多启迪。论坛就是这样,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假如有一天,变成了只有一种调调存在,那么也不会常久下去了。

同样,就虫而进行的争论、探讨,我将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如若谈人、论是非者,请换地而论。

接着,就让我们开始正文。

目前虫界,窃以为流行三种相虫法。其分别为:1色盖论 2皮壳论 3种性论。

仅就我们本网而举例(此处将说到我比较熟悉的朋友之名,倘若言语有失,这里先向诸位陪不是了):

虫二海锋,可谓看“色盖”的佼佼者。当然,看皮、定种,海锋也甚为了得!

秋收老赵,就我熟知的朋友里,他看蛐蛐的皮壳,可以说登峰造极,无出其右。同样,他本人看色盖、论虫种也是一绝。

而比较新兴的虫种论呢,当推红黄了,我们前段时间都留意到了其“种马”一说。据我所知,红黄当下非但在虫种论上,有比较独特的见解,而且对蛐蛐的色盖和皮壳厚度,也正在“奋起直追”中。

论虫,谈到上述三位朋友,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以为--虫道,无论从上述三点,哪条路入手,其均可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蛐蛐,到了一定水准后,其许多着眼点,是相通的。假使,双管齐下,甚至三点相溶的话,无疑是今后我们共同追求的一个方向。

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事实告诉我们:任何守旧的、照谱论虫的,都将被淘汰。蛐蛐出产的地域不同、饲养蛐蛐的地域不同、所用饲料不同、饲养环境不同。。。这么多的不同,几本旧谱,已经完全跟不上节奏了。

通过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海锋、老赵或是红黄,这些高手或是新秀,他们所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

接着,我也说说,我自己同样在探索这条道路中的,一些小小心得。

为什么不将“神相”放在三者其中呢?这是因为:神相,是蛐蛐入手、落盆、饲养、入册等等情况下,其虫所表现出的特有神态。凡是一个真正蟋蟀爱好者,他不可能不去花大量时间观察蛐蛐。

老法养蛐蛐,刻意关照我们“要静养”!没错,静养。静养,不等于不去观察蛐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打开盆盖,默默观察蛐蛐的一举一动,我个人以为,这是事半功倍的过程。难就难在,你是否真不去动蛐蛐!许多朋友在看虫的时候,忍不住用草去撩拨,这就不是静养了。

那么我们需要重点观察什么呢?

第一:步态。将虫绝对有别于常虫走路。

第二:蛋情。优质蟋蟀过蛋前后,和常虫甚有区别。

第三:蛐蛐各部位发育,是否和其虫整体合拍(此点我们下文详述)。

看蛐蛐神相的着眼点有许多,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因个人精力有限,建议正常饲养蛐蛐的数量在40-60只之间。挑选时把关严些,这样减少饲养压力。切记:是人玩蛐蛐,而绝非到最后变成蛐蛐玩人!一旦超过了上述数字,其落雌、提雌、洗盆、加水。。。等等日常工作将相当烦琐,一整套操作下来,人人都累,最后腰酸得再也不想去仔细观察蛐蛐了。

有朋友提出异议“难道我闷罐饲养不对吗?”我稍作解释:闷罐饲养,并非不可。我们说的前提是,“走点捷径、快速提高对蛐蛐的认知”。如若有朋友选虫,以及饲养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境界,那么完全可以平时减少观察量--因为其出将的概率,在初选时,已经大为提高了。而整个蛐蛐变化过程,这些朋友也了然于胸,不必再探索了。

综上所述,蛐蛐的神相,多表现于收虫后、入盆时,故没将其列于初选之例。

那么,初选时,我本人一般是哪些操作步骤呢?

第一:蛐蛐虫形。

此话怎讲?蛐蛐有斗虫形状和非斗虫形状之分。初级斗虫,首要便是体态匀称!没有匀称为前提的,局部特点突出,绝大部分是“假的”。

无论是在小甏里看蛐蛐,还是在竹管里倒蛐蛐。一开盖、一落网,佳虫均有几种特定姿势!我个人称之为“一对头”。

接着,看看其虫是不是“斗虫的头型”。蛐蛐的头,有许多形状。而历年,斗大花的蛐蛐,就仅仅局限在那几个头型上!其余呢,斗点小金,娱乐娱乐。而众多蛐蛐里,大部分的蛐蛐头,都不是“斗虫头型”,因而失去饲养价值。

就“蛐蛐要长斗虫头”一说,我实在不想再辩论。有心思的朋友们,可以将自己历来的蛐蛐回忆一下,再找找我们网络上的将虫照片,或有心得,也不用感谢我。会看蛐蛐头,这才刚刚跨出入门、提高出将率的第一步罢了。

接昨日续--

整虫形以及蛐蛐头看罢(这是一落眼便知),随后就是色盖的工整度。

色盖的工整,也就是我们北方朋友常提到的“一张皮”。深色面蛐蛐,色盖相对比较容易辨认。操作起来只要把握住头壳、项色、翅面三位一体,便差不多符合初步要求。而淡色面蛐蛐,重点则在于--整虫色系达到多少的统一度。此话怎讲?淡色蛐蛐,往往表现为:花项、白脑盖、初期翅色并步十分浓郁。此时,切不可着眼于蛐蛐的局部,而当虚光视之。这里,提供一参考建议--看蛐蛐肉。凡淡色紫绒肉者,其虫出将率,在淡色面蛐蛐里,是首屈一指的!

其后就是看虫种(也留待梢后再述)

初选的三倒五秒内,我们必须将蛐蛐的虫形(头型)、色盖、以及虫种看明白七、八分。这样,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着眼点放在更重要、关键的一些部位。

就蛐蛐虫种的概率而言,青蛐蛐,有青门蛐蛐特有的,特别能发挥其打斗能力的头型。黄、紫、白诸门亦然。青有青项、黄有黄项;白有白腿、紫有紫肉。这关系到什么?种性遗传。

相对较纯的遗传基因,所繁衍的后代,多表现稳定、坚韧;杂交的遗传基因,所繁衍的后代,取其优者,表现为“霸口、暴口”,而绝大多数必然报废。

蛐蛐的虫种,有早熟、晚熟之分。大部分青、黄杂交的蛐蛐,都出不了将(少数特定品种除外)。也就是我们协会里老马一直挂在嘴边的:“到宁阳收蛐蛐,早秋少拿不青不黄,土豆色的虫”。

--究其原因,很简单。蛐蛐既遗传了黄门早熟、性急的特点,也传承了青门蛐蛐稳重、文静的特性。其虫性格表现便不稳定。加之身理器官发育,完全达不到“一个统一的进程”。翅面干结度到了,牙色干度未跟上;头面开光了,虫还未适度收身;待到蛐蛐收身似乎到龄了,其整翅颜色全花了,滑色或卸色了。

以上,是虫的种性,在我们现代“蛐蛐打斗理念”中的重要性。

那么,根据此理念,我们还能引申出其余的,对我们早秋选蛐蛐有特别帮助的地方没?回答是:有的。非但在早秋有帮助,而且关系到整个虫季。

一个蟋蟀爱好者,通过对虫长久的饲养和观察后,我们不难发现,蛐蛐在它每个生理年龄,所表现出的翅面脉络结构紧密度、各部位色素沉积度是不同的。为了便于表达,我个人拟人化些,将蛐蛐的年龄类推于人的年龄。

稚嫩的,刚蜕壳的虫,其所有部位生理年龄,当是稚嫩的。即便是将胚,有别于常虫,那也一定是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这里,有个“度”的把握。失度了,不是蛐蛐嫩皮,便是蛐蛐未老先衰!这儿上图麻烦,不象我们道场群可传送大量图片。今后再有闲时,咱们可一一举例说明。

其总径是--蛐蛐各部位的、所有部件的生理年龄,一定要和其虫整体相统一。比如,腿斑看似15岁,那么虫整体大约也是朦胧一片,翅光未显的;当跳腿蜡光开足,那么翅面整体白光便是洒满之时。越同步,出将率越高;矛盾点越多,养瘫的可能性越大。

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相信对朋友们今后会有所帮助。

还需要补充的是--看虫,不单单要注重细小环节,蛐蛐的“大格局”注定了其虫一生的命运。色整而形不够者,小斗;皮艰而色不够者,早斗。形色俱佳者,为将;牙大乃王道!牙大,切记牙根厚度。一票所发的北京胡玉翔先生的几条蛐蛐牙根形状,可谓典范。

虫的理解和蛐蛐知识的积累,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既非这里短短的小篇幅所能说透,也不是心急的朋友求点“暗门”就能达标。没有一定功底,单求暗门,到时候拿的蛐蛐都似是而非,不是进步,反而退步。

让我们一起“慢慢磨、慢慢耗吧”。路慢慢,其修远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