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味可以凉血止血之药,但是却极易与紫草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目前很多人误将紫草皮当紫草茸,或者认为紫草茸是紫草搞烂(绒)之物,严重影响疗效。经进一步考证,发现古代对紫草茸性效之认识也是混乱。紫草茸之名最早见于宋代钱仲阳著《(小儿药证直決》。钱氏云:“治疮疹出不快及倒撅。四圣散:“紫草茸、木通、甘草、枳壳、黄芪。”“‘紫草散’治伏热在胃经暴发痘疮疹,一切恶侯出不快,小便赤涩,心腹胀满:紫草(去苗)、木通、甘草、枳壳、黄芪。”“四圣散”和“紫草散”方名不同,所用药物完全相同,区别在于紫草的人药部位不同,前者不去苗(地上部分)称紫草茸,后者去苗称紫草,可见钱氏所谓之紫草茸应为紫草的地上部分。元代曾世荣《活幼心书》在紫草茸饮项下载:“紫草茸无嫩茸取近芦半寸者代。”很明显,曾氏所用紫草茸为紫草幼苗。清代杨时泰《本草述钩元》,紫草其根头有志如茸。修治:入药去根取茸古方惟用茸。”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人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则用茸。亦见于此,而亦未闻有乌思藏所出一种。”告诫后人前人所用紫草茸应为紫草幼苗,取其气轻味薄而有清凉升散之功之意,并非近人所指之紫草茸。近人所用紫草茸应为紫铆。《本草纲目拾遗》:“叶大椿痘学真传云紫草茸古本不见,近刻但在紫草项下,注明紫草染手者为佳。竟不知别有一种。”明显提示紫草与紫草茸之鉴别要点。清代《本经逢原》记载:“紫矿即紫草茸,古方治五脏邪气,金疮崩漏,生肌止痛。今人专治痘疮,有活血起胀之功,无成塞作泻之患,其功倍于紫草,故以紫草茸呼之,实非紫草同类也。”说明前人认为有治痘疮之功用而称紫茸,但其来源不同。《中国医学大辞典》载:“紫草,山草类。茎之嫩者,名紫草茸。”并在紫草茸项下载:“紫草茸,紫草之嫩茎也。”这就出现了紫草茸同名异物之现象。现代所谓之紫草茸,又名紫胶,古名紫铆、紫矿。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紫铆……紫色如胶后世的本草文献中均有记载。据本草记载和植物实地考察,紫草茸(紫胶)为紫胶虫科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正如李时珍所云:“紫铆出南番,及细虫如蚁虱缘树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树上小虫造白蜡一般。”清代以前,紫草茸为紫草科植物多种紫草[常见硬紫草、软柴草、演紫草,又称硬柴草的幼苗或其他地上部分。它除苦寒之性较弱外,与紫草根、根皮具相似功效,具凉血、活血、清热透疹用。主要用于血毒内塞、斑疹紫暗、热甚烦躁等症。清代以后,紫草茸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在树上的分泌胶质,即紫胶。《本草纲目》记载其:“甘、成平,有小毒。主治五藏邪气,金疮带下,破积血,生肌生痛,与麒麟端大同小异。”明代《(本草乘雅半偶》“主五藏邪气,金疮,带下,破积血,生肌,止痛,出痘毒。”《本草纲目拾遗》云:“治痘及诸脚恶疮,催生。”《中国医学大辞典》载:“紫矿,为一种细虫如蚁虱缘树枝,聚其脂液而成,色紫,状如矿石。甘,成,平,小毒。功用:益阳精,去阴滞气,发痘疮,破积血,止痛生肌,治五藏邪气,妇女带下,崩漏物治痘疮,有活血起胀之功。”紫草与紫草茸的临床性效之不同点,古人早有告诫。如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误矣。”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紫草主含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肝菌等均有明显抑菌作用。而紫胶主含树脂、蜡及水溶性红色素等,主要为活血、止痛,对疥癣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据本草文献记载,紫草茸功效应归纳为:性平,微寒,味著、咸,有小毒。化瘀止痛,敛疮生肌。关于紫草茸建议1.紫草茸只是在《本草纲目》以后才记载对小儿痘疮有治疗作用,并强调“可于化毒之际,不可施于始发之期…愿言珍重,珍重”。而紫草苗主要针对小儿牌气虚而用。时逸人的《中国药物学》在紫草项下已指出:“另有一种紫草茸,形属胶质,与本品性效绝对不相同,不能混用。”说明前人也注意到紫草茸与紫草或其幼苗不具相同性效,不能混用。因而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2.由于紫草茸在清代前后的来源品种不同,因而临床上在选用前人的方药时应重视成书年代,处方时应对有变化的药物进行注释,以防失去立法、处方本义,影响临床疗效。3.据《中药大辞典》等书刊记载,紫草茸:性寒味苦,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透疹等。这同紫草性效相似。但同古代本草之记载相差甚远。本品是否与紫草幼苗有相近似的临床性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