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9g7qbp5/芒种,二十四节气
“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最早见于战国古鈢(同玺),本义指植物穗子外部起自我保护作用的针刺,由本义引申刀剑的锋芒;引申之又可指光芒。”北京时间6月6日零时26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施立学对于此节气文化进行了解读。
芒种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麦穗儿上的芒又细又长,麦芒由麦的叶退化而成,它可以抑制麦粒儿的蒸腾作用,增加麦的产量。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
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麦到芒种谷到秋”,“芒种不收草里眠”;夏种,“夏种早一寸,顶上一茬粪”“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芒种不种,种了无用”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或忙着种,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插秧割麦两头忙,收麦种豆不让晌”。有《芒种谣》如此唱到:“芒种忙,麦上场,起五更来打老晌,抢种抢运抢脱粒,晒干扬净快入仓。忙种忙,种秋粮,玉米高粱都耩上。高地芝麻洼地豆,雨插红薯栽稻秧。”“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6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物候特征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螳螂喜阴怕热,栖息于田野草地、山林灌丛中,多在清晨活动,炎热干燥中午到树叶间或作物植株间歇,待到下午气温降低又出来活动。每年春季至秋末,是螳螂活动捕食季节,以小型昆虫、蛾类、毛虫、蝶类、甲虫、蚜及蝽、蝇等为食。每年从春季到秋季是螳螂活动盛期。成语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吴王阖闾想讨伐楚国,告诉左右大臣说:“我会杀死所有敢劝谏我不出兵的人!”吴王的侍从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谏吴王,却不敢,就怀藏着弹丸,手拿弹弓,在后院游荡,露水沾湿了衣服。吴王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沾湿衣服?”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处吗,一边叫着,一边吮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要捕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脖子要啄螳螂,却不知道弹弓和弹丸在它的下面。这三者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隐患。”吴王说:“好啊!”于是吴王便停止了出兵。
古人视螳螂为先知,还称其为祷告虫,因螳螂前臂举起,样子像祷告的少女,如此命名。螳螂是勇士,又是无知无畏的象征。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观察螳螂捕蝉之动作,取其神态赋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18家手法于一体而创造螳螂拳法。对农民来说,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人们熟知的螳螂有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堂、薄翅螳螂、绿静螳等。
二候鹏始鸣,鹏,康熙字典为“鵙(音ju)”,即伯劳鸟。
伯劳鸟,俗称胡不蜡,生性凶猛,它有将捕捉中的虫类、小鸟尸体插到荆棘、带刺铁丝上撕食的习惯。伯劳鸟,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背面大部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无杂斑。头侧具穿过眼部的黑色宽带纹,尾羽呈棕红色。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蝽象、蝗虫、毛虫、蝼蛄等,也吃少量的益虫如螳螂等。伯劳鸟性格刚烈,外观勇猛,鸣声粗厉响亮,叫时仰首翘尾,激昂有力,举目张望四周,一见有昆虫或其他食饵,即急飞直下。5-7月繁殖,巢呈粗大的杯状,由草茎、草根、草穗及梗等编成。大多建在阔叶树上,每窝产4-6枚乳白色卵,上面密布有深浅不一的蓝灰和黄褐色斑点。伯劳鸟分牛头伯劳、红背伯劳、荒漠伯劳和栗背伯劳等,红尾伯劳分布广,几乎遍布全国,在繁殖期所吃的,除极少数益虫外,其他均为害虫,对农林有益,应加以保护。
伯劳鸟得名于一个传说,在中国西周时,贤臣尹吉甫误听人言,将自己儿子伯奇杀死,伯奇的弟弟作诗悼之,尹吉甫极为后悔哀痛。有一天,尹吉甫看见一只鸟在桑树上鸣叫不已,忽然心动,认定那是儿子的化身。“伯奇劳乎,是吾子,栖吾舆,非吾子,飞勿居。”这只鸟跟着尹吉甫回家了。可见伯劳鸟很早就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成语“劳燕分飞”的出典:“劳”指“伯劳”,出自萧衍(公元-年,南朝梁武帝)的《玉台新咏》中《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伯劳在古代诗歌中通常用来比喻夫妻、情侣亲人朋友的别离。但事实上,伯劳和燕子的迁徙方向都是夏北冬南,歌中“东飞伯劳西飞燕”原本只是表达迁徙的离愁,后人望文生义,才引申为“各奔东西”。当伯劳遇见燕子,完成了身份的指认,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间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急。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三候反舌无声,即百舌鸟,俗名:反舌、黑鸫、黑鸟、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国黑鸫。长约三十厘米,上身灰褐,胸腹灰白色,黑色的嘴,长长的尾巴。飞翔时,羽翼散开,像把扇子。春天,是反舌鸟最活跃的时候,鸣声宛啭,高低抑扬,有自己多彩的曲调。它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乌鸫因全身有乌黑的羽毛而得名。它的叫声犹如击石,又名乌吉。春季繁殖期间,它既能吟咏,又能仿效别的鸟叫。叫声婉转,有时像笛声,有时像箫韵,韵律多变,因此它又称“百舌”。
反舌鸟筑巢在矮树丛中,巢用树枝杂草做成,里面垫上柔软的草和羽毛。每次产蛋四至五枚,色呈浅蓝色,满布棕色斑点。每逢敌害来侵犯,为护小鸟,反舌鸟常常勇敢地展翅搏斗,直到把对方啄死才罢休。反舌鸟嘴细长而侧扁,翅膀长而平,善走,于地面取食,静静地在树叶中翻找无脊椎动物、蠕虫,所食植物为樟果、榕果及其它杂草种子。食量很大,鸟类专家喂过一只旅鸫雏鸟,它十四天就吃了六十八只幼虫,其重量达雏鸟体重的41%以上。
乌鸫和乌鸦具有区别,两者的喙不同,乌鸫的喙是黄色的,乌鸦的喙是黑色的。两者的羽毛颜色不同,乌鸦全身发黑,乌鸫的羽毛虽然是黑色的,但是黑色程度不深,嘴巴和眼圈也发黄。叫声也不同,乌鸫的鸣叫非常婉转、好听,模仿能力很强,也被叫做“百舌”,乌鸦叫声很难听。
农事农谚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
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东北是时冬、春小麦已灌水追肥、稻秧插完。谷子、玉米,高粱、棉花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铲耥。高粱、谷子,玉米两次铲耥。棉花打叶,水稻锄草,准备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雹工作。农谚云: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不雨直干。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芒种天气
记者昨日从省专业气象台了解到,长春市区6月6日白天:小雨,偏东风3到4级,最高气温:18℃;夜间:小雨,偏东风3到4级,最低气温:11℃。
6日白天,全省多云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阵雨,其中松原北部、长春、四平东部、辽源、通化北部部分地方有中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6日夜间到7日白天,全省多云,白城、松原、长春中南部、四平、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白山、长白山保护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7日夜间到8日白天,全省多云,白城南部、松原南部、长春南部、四平、辽源、吉林南部、通化、白山、长白山保护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预计6日白天,我省中西部地区有4级左右偏东风转偏北风,瞬间风力可达6级,其他地区有3级左右偏东风。
民间习俗送花神
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根据作家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之揭秘红楼梦中的论述,芒种被认为是贾宝玉的生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用大篇的笔墨描述了芒种当天送花神的习俗: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著名的黛玉葬花的情节也发生在芒种那天。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华丽场面,展现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与重视,很值得现代人思考与学习。
煮梅
梅子正月开花,芒种时,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没有发明醋之前,梅子当醋,可谓风光无限。梅子的酸劲儿独领风骚,烹鱼、烹肉去腥除臭,不仅厨师,连达官贵人都知道。但自从有了醋之后,梅子身价就一落百丈。
在八大菜系里,用梅子来做调料的菜肴,可谓少之又小,北方菜里基本绝种,南方菜里倒还能见到青梅,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的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将酸涩的梅子和糖等调料共煮后可以食用。
北方一些地方把乌梅和甘草、山楂、冰糖等合煮,煮成酸甜可口的酸梅汤,以供解渴消暑之用,这种加工过程便叫煮梅。
饮食养生
芒种是农历第九个节气,古人云“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芒种过后,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三级教授、返聘专家裴智梅教授说,芒种养生忌贪凉饮冷,此时养生重在养心,适合多吃红色的食物,如红豆、
据裴智梅教授介绍,芒种是24节气之一,芒种后,气温进一步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潮湿粘滞,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夏季心火旺盛,肾水相对衰弱,因此芒种过后天气湿热时,养生宜养护脾胃,饮食上宜少苦寒,节冷饮,少油腻。
“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苦味入心,芒种养心宜适当食味苦之物。”裴智梅教授说,像是莲子、苦瓜、苦丁茶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芒种时适当吃一些苦味食品,既能清热祛湿,又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表示:“五脏有五行,五行有五色,五色入五脏”,红色食物入心经,有补益气血、促进血液生成的作用。红色食物中多有优质蛋白质、无机盐,能增强人体机能,因此多吃用红色食物对夏季养心很有益处。
番茄红素含量很高的西红柿,同时含有抗氧化剂,不但能补心,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五果”之一的红枣,富含、芦丁、维生素C、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C与芦丁对夏季养心有益处。红豆,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富含的粗纤维也有助于改善机能,用红豆煮水或者和米饭一起煮,都是不错的食疗选择。
天气炎热时,如果觉得食欲不振,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增加柠檬、山楂等酸性食物,也可以吃些放醋的凉拌菜。平日可适当补充钾元素,以维持体内钾、钠平衡,时蔬中的山药、油菜、红薯、玉米,水果中的香蕉等,都是含钾比较多的食物。
裴智梅教授说,芒种养心意味着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多读书、下棋、写书法、去郊游……适当的文娱活动可以愉悦身心,调节情志。
日常起居方面,夏日天长易困倦,可以在中午睡一个午觉,休息30分钟,可以缓解疲惫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芒种后,天气炎热,日常要注意为身体补充水分,注意不能贪凉饮冷,以免伤及脾胃。除了日常饮水,还可多食黄瓜、西瓜、生菜等食物。中医养生理念认为“冬要藏”“春要生”而夏季宜“放”,芒种时节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多做运动健身、自我释放,游泳、登山、慢跑、跳操等运动均可。
迅速反应,及时更新
获取你身边的资讯
来源丨东亚经贸新闻记者王璐周东魁张莉莉
编辑丨露娜
审核丨韩大川姜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