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有些行道树可以用在市政道路,却不能 [复制链接]

1#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的吐槽:这位朋友吐槽的情形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暴晒在炎炎烈日下,却没有一片树荫为你遮阳,多么疼儿的“领悟与晒痕”。在夏天,需要这样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在景观设计中,常常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的感受与体验。而设计理念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通过设计细节,来传达或是落实这些理念。在植物种植设计中,增加一排行道树,就可以解决日益炎热的天气与无处遮阴的场地之间的矛盾,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少上述的吐槽。行道树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按照一定方式种植的,起到遮荫作用的乔木总称,是市*道路中常用的种植形式。在《山东省行道树栽植及养护技术规程》中要求:宽度大于2.5m的人行道应栽植行道树。但随着新建公共绿地空间面积的不断增加、住宅绿地率的提升,在一些非市*道路的绿化场景,也越来越重视行道树的种植设计。同样是行道树,栽植于市*道路和住宅区,因应用的场景不同,在种植设计中存在一些差异:1树种选择上以郑州地区常用的树种为例,住宅区行道树可选择国槐、银杏、白蜡、香樟、巨紫荆等。而重阳木、七叶树、广玉兰等树种虽然冠大荫浓,但移栽后缓苗期长,枝条的萌发抽枝能力弱,不宜形成饱满的冠型,即时效果不佳。会影响交房时的整体观感,一般不常用。香椿、*山栾、法桐常用于市*道路的行道树,但在住宅区不常用。香椿新叶可被制作成美食,若用于住宅区,被采摘食用的概率较大。人为采摘苗木的嫩芽,不仅破坏了苗木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增加了物业管理的难度和安全风险。*山栾树形伞状,花果俱美。但容易遭受严重的蜜虫,该蜜虫会分泌油状物质,量大且黏。若用于住宅区,油状物质滴落时,污染路面。业主行走时,产生不舒适感。如果进行打药处理,住宅区的绿化空间相对密闭,且业主接触的时间长,老人和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差,弥漫在空气中的杀虫药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而种植于市*道路尤其是城市主干路的中央分隔带时,对人行的影响很小。因此,不使用易产生病虫害的树种,是住宅区种植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法桐因产生的次生危害物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不宜在住宅区大量使用。银杏、香樟常用于住宅区的行道树,在市*道路上不常用。银杏是肉质根,在栽植后的前几年,需要养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高。而市*上的行道树,因是带状种植,需要养护的苗木面积不集中,作业条线长,且养护作业常受车辆通行的干扰,养护管理的频次、力度都不如住宅区。另外,道路上的汽车尾气多,空气质量差,对银杏的生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香樟在郑州地区属于边缘树种。在住宅区背风、向阳的小气候条件下生长尚可。对于当年移栽的香樟,可以在主风向搭风障进行防寒。而在市*道路上,没有建筑物、构筑物的遮挡,常处于风口,没有明显的主风向。撇开搭设风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单是高大的风障遮挡行车路线存在安全隐患,尚无稳妥的解决方案。2分枝点市*上的行道树因有车辆通行的需求,不能遮挡视线,分枝点一般为2.8m、3m、3.2m。而住宅区大多都实行人车分流,没有车辆通行的需求,分枝点可以相对低些,以2.5m为宜。当然,分枝点的设计也要结合道路的宽度、设计意图来确定。高分枝点围合的空间相对开阔,低分枝点围合的空间相对私密。3间距行道树一般选择胸径20cm以上的乔木,冠幅3-4m。间距应根据设计树种的冠幅为依据进行设置,以冠不搭冠同时预留一定的生长空间(一般为0.5-1m)为宜。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车道宽度为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宽度为3.75m。设置中央分隔带的道路至少是双向四车道。行道树所处的空间较大,且常常兼做背景林,种植间距常为4-6m,相对密。林下空间的通透性强,空气流通时遇到的阻碍相对小。在住宅区,行道树的种植间距不宜过小,一般为7-8m为宜。若间距过小,即时效果很好,竣工时就可树荫浓密。但树冠与树冠相互交叉,交叉的枝条得不到光照,生长势不断变弱。站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上考虑,后期养护管理难度增大。对于枝条搭枝条的部分,若修剪,高空作业难度大、修剪垃圾的清运费用高;若不修剪,总叶片量大,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增大;上层乔木种植密度大,林下郁闭度高。遮挡住大部分的阳光,使下层的花灌木、地被苗得不到足够的光照,生长势变弱;土壤也得不到光照,病虫害滋生。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行道树的想法,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其他文章,感谢阅读:景墙植物配置:两端两面一立面感谢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