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科技副县长李孝弟(右一)现场查看脐橙长势。
在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帮助下,宜章县永谐种植合作社已成长为一家集灵芝和食用菌种植、收购、销售、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种好半边禾”,在宜章脐橙产业院士工作站,农用运输车正冒雨装苗。
油茶专家夏永刚提供技术支撑的油茶园迎来丰收。
湖南省林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梁军生调研林下经济——虫白蜡的养殖可行性。
红网时刻记者杨斌通讯员谭浩曾科宜章报道
一场科技飓风正改变湘南小城宜章!
眼下的宜章,正是金秋丰收季:阡陌之间,红了柑橘;青山上下,香了新茶;油茶果儿“咧嘴”笑,“仙草”灵芝在大棚绽放……
“这是一个突破!全省51个贫困县都组建了科技副县长任团长、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实现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向贫困县、科技人才向贫困村的全覆盖,是全省县域科技工作和科技扶贫工作的新起点。”湖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人才,创新!犹如声声号角,正伴随宜章发展的脉络,同频共振!
“田秀才”盼来了真专家
宜章梅田有位种了30多年菌子的“种菇大王”——黄永忠。年就开始种菇的老黄,在当地无异于“田秀才”,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可俗话说,“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老黄前两年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种惯了平菇等日常菌种的老黄,学着种了灵芝和秀珍菇。这下问题来了:土里就是没动静。
脸上挂不住是小事,没收成才是大事。怎么办?满心焦虑的老黄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省农科院教授王克勤、省食用菌研究所教授姜性坚“火线驰援”,来到现场一看,乐了:老黄怕烧坏菌孢,按老一套埋土厚度才2CM,低于标准的4CM,存不住水自然不出菇。
恍然大悟的老黄,赶紧“按方抓药”——不出20天,菇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对省城来的专家开始心悦诚服的老黄,又趁热打铁将专家们吸收为公司的特聘专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改进了原来原始粗放的大棚消毒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效率,还有益于环保。
这是老黄的女儿——宜章县永谐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黄凤兰讲述的父亲和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故事。
现在,在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帮助下,合作社已成长为一家集食用菌种植、收购、销售、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获郴州“市级示范社”称号。
这样的以一个产业,催生一条产业链,惠泽千万群众的案例,在宜章还有很多。
目前,宜章全县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87个,各类型科普示范基地96个,科普志愿者队伍人,省、市、县科技示范户余户。
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的帮助下,宜章的茶园面积由年的0.8万亩增加到年的3.9万亩,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80%左右,其中莽山茶园占据了全县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种植了福云六号、福鼎大白茶、槠叶齐、萍云11号、黄金茶1号、英红九号、金观音、碧春早等优良品种。
如今的宜章茶叶生产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加工向机械加工的转变,茶叶产品品质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木森森茶业、标明合作社两户茶业龙头企业先后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通过QS认证;莽山仙峰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宜章县莽山标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宜章莽山茶”入选《年度全国名特产优新农产品目录》;瑶益春的“莽山绿茶”和木森森的“过山瑶绿茶”入选了《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年,宜章茶叶产量吨,产值约13个亿,上万贫困人口通过茶叶产业受益。据测算,莽山区域每亩茶园可实现年收入-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成就“湖南经验”
多年来,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就是单线、单兵作战。
“个人的作用是有的,但很有限。”今年,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科技厅考虑到这一点,会同有关单位组建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着力打造团队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对口帮扶模式,推动全省科技扶贫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得到了中组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今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湖南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做法进行了推介。
“年,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正式成立以来,开展科技服务人次,举办技术培训58场共2人参加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及培训人。依托华中农大邓秀新院士及其团队建立的宜章脐橙产业院士工作站组织开展5期培训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人次、农民人次。”。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科技副县长李孝弟,对自己的新工作已是无比熟稔。
从前是跟土地打交道,现在还是。不同的是,“以前是以监测为主,现在是以产出为主。”李孝弟这样评价自己的新职责。
半年的时间里,李孝弟跑遍了宜章县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地。支撑他的,除了两年的任期,还有这支背后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田间地头,风里雨里,跟随他的团队成员还多了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随同记者采访的省林科院副研究员陈景震幽默地说。他定点服务的是宜章县白石渡镇。那里,已经建起近两千亩板栗林,陈景震此行的目的是针对板栗林产量下降和落果的问题进行诊断,通过改良和科学种植,届时,板栗林的亩产有望从目前的60公斤提高到公斤!
此行,他的“搭档”还有来自省林科院科研管理处的处长梁军生、省茶叶研究所的刘姝娟博士。后两位的服务领域分别是林下经济虫白蜡的养殖和茶叶种植、加工,刚刚结束在宜章县城的一堂讲座,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一百公里开外的湖南瑶益春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今年7月间,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还兵分多路,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并举行座谈解决问题;8月至9月,各调研小组撰写调研分析报告;10月2日,李孝弟召集县经科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研讨《宜章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借助“群智”,当好产业发展的“智囊团”
脐橙种植,是宜章引以为傲的明星产品。11月2日,在宜章脐橙产业院士工作站,五六辆农用运输车正冒雨等在工作站的育苗大棚前,等待装货。
农谚说得好,“种好半边禾”。依托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和华中农大邓秀新院士的技术团队支持,宜章脐橙种植发展的又好又快;驻浆水乡的油茶专家夏永刚,不仅现场为企业和村民进行培训,还赠送了亩的赤眼蜂防治害虫绿色高科技产品,同时申报了“油茶深加工可行性研究项目”;驻黄沙镇的李基光从省科院引进西瓜、甜瓜、辣椒等新品种,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有如清风徐来,成绩喜人,但李孝弟也有了“远虑”:比如茶叶产业重茶园基地规划建设,轻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发展;还有油茶目前附加值不高、油茶企业规模不大、采摘、加工比较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7月,宜章县组织农业专家到脐橙、莽山茶、粮食、油茶等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李孝弟正是组织者。
身兼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之职的李孝弟感觉重任在肩:宜章是全国科普示范县,一定要为企业解决好困难,要发展好产业对接好贫困村,要吸收好专家的意见,形成方案为种植业发展优质服务。
为此,宜章县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支撑工程,提升全县科技人才支撑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帮扶提质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争资立项,年-年为企业争取到省、市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万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72万,年-年,发放专利申请资助资金45.26万元;专利申请共项,专利授权共项。
每天在忙碌中度过的李孝弟,不知不觉从省城“下乡”已半年。眼下,李孝弟和他的服务团伙伴们,对宜章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共识。
看到部分农产品因销售和运输困难导致“增产不增收”的窘状,服务团提出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高宜章农业的抵抗风险力。为此,宜章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并要突出做好京港澳高速公路宜章服务区现代物流园建设,打造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
同时,调研报告建设“宜章扶贫科技产业园区,培育莽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也颇显眼。“莽山是世界级的动植物基因库,是一篇大文章。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放大莽山生态优势,用现代科技重新武装宜章农业发展,培育莽山绿色生态生命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支撑引领下,宜章的农业一定会更强,农村一定会更美,农民一定会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