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解决广大农户在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为林果农提供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石家庄市林业局、石家庄市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与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联合开办“林果科技大讲堂”节目,让林果农每天通过手机、收音机、电脑等实时了解不同时令的种植技术知识。
今天的《林果科技大讲堂》特别邀请井陉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宁丽敏老师跟大家说说草履蚧的发生与防治。
这草履蚧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
草履蚧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危害苹果、梨、桃、杏、核桃、杨、柳、槐等多种果树、林木,以若虫、成虫聚集在嫩梢、芽腋及初展新叶的叶腋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发*、芽枯萎,小枝干枯,造成早期落叶,排泄物及分泌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怎么识别这种害虫?它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呢?
雌成虫红褐色,体长达10毫米左右,宽约5毫米,常被霜状蜡粉,体扁,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毫米,翅展10毫米左右。卵初产时橘红色,椭圆形,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若虫初孵化时棕黑色,外形似雌成虫。雄蛹棕红色,有白色薄层蜡茧包裹,有明显翅芽。
草履蚧在一年中有怎样的发生规律呢?
草履蚧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越冬卵于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孵化期延续1个多月,出土盛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若虫出土后沿枝干上爬至嫩枝、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上午10—14时,在树体的向阳面活动,初龄若虫行动不活泼,喜在树杈等处隐蔽群居。若虫于3月底4月初第1次蜕皮,4月中、下旬第2次蜕皮,雄性若虫潜伏于树缝、杂草等处,分泌大量蜡丝缠绕化蛹,蛹期10天左右,4月底、5月上旬垌化为雄成虫。雄成虫有趋光性,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树干顶部继续下爬,5月中旬为雌雄交配盛期,雌虫6月中、下旬开始下树,潜入树干周围石块下、土缝中分泌白色绵状卵囊、产卵。每囊有卵多粒。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
防治方法又有哪些呢?
阻隔法:阻隔法是防治草履蚧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早春(1月上中旬,若虫出土上树前)进行。在树干适当位置刮除20cm宽的粗皮一周,刮平,不损伤韧皮部,或用软泥涂抹树缝一周,注意要涂严密,缠绕20cm宽的胶带或塑料薄膜,光滑平整,上下两端用胶带缠紧,每隔3—5天人工抹杀若虫。注意事项:一是把握时间。用阻隔法防治的时间要在草履蚧出土上树前;二是阻隔要严密、平滑,不让害虫有可乘之机。
保护天敌:草履蚧有很多种类的天敌,如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等,在生产中应注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充分保护天敌,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控制草履蚧危害。
人工防治:在雄虫化蛹期、雌虫产卵期,清除树干和附近墙面虫体。结合冬春树木整枝修剪,刮除老粗皮深埋。
喷药防治:发芽前,可选用20%机油乳剂倍液,对被害树芽周围等若虫藏匿处喷雾防治。若虫上树后,在孵化始期后40天左右,虫体小、体被蜡质层薄,抗药性差,应及时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10%吡虫啉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倍液等喷雾。
树干注药:对于高大的树木,喷雾无法达到树冠,可在树干基部周围以45°角打3—4个孔,用注射器向孔内注入吡虫啉等内吸性农药(原药兑50—倍水),每孔注入2—4mL,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编辑:海姣
责编:关力
监制:胡凤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亮“在看”,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