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收官,林海书写北京生态 [复制链接]

1#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中心,找到一处公园或者一块林荫绿地并不难。浓密重叠的树荫和茵茵草坪,总能在热气腾腾的都市中,为人们辟出一块清凉之地。

年启动的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结束了北京“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开始续写北京的绿色篇章。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让森林走进了城市。流露着自然野趣的公园,实现了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循着林间的蜜源、食源植物的香气,小动物在北京定居下来……首都绿化实现了从“绿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转变。

随着今春增绿13.2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万亩,6月底前将超额完成任务,用林海书写了美丽北京的“生态答卷”。

6月21日,北京温榆河公园,一位女士在浅水中纳凉。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网红公园成造林“代表作”

“望芸台”梯田金黄一片的油菜花已经留在4月,“接棒”呈现大片花海的是明亮的向日葵。玉湖中白中透粉的荷花初醒,为燥热的夏天带来一抹明艳的亮色。在多个生活服务类网站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被网友评为五星宝藏公园,不同年龄的游客都可以找到让自己放松愉悦的休闲方式。

情侣喜欢将青黄色的芦苇荡和栈桥作为取景地,搭配蓝天拍出无需滤镜的清新大片。在沙滩挖沙、荡秋千的孩童挥汗如雨,享受童年的简单快乐。露营区五彩斑斓的帐篷里,带着一家老小的中年人拿出精心准备的野餐,点开了手机里轻柔的音乐。运动达人身形矫健,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将皮划艇滑得飞快,或是娴熟地掷接飞盘。

“造林”并非只是单纯种树,融合了湖泊、草垫、沙滩和精美书屋的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就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代表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惠民”一直是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目标,如今品质融入了绿色。

6月21日,北京温榆河公园,游客在湖边留影。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大尺度地块不难找,好造林也易成活。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中,头一个挑战就是找到恰当的增绿空间。

新一轮造林工程,和年起实施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联动,为疏解后留下的空白“补绿”。2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示范区,是利用疏整促腾退空间造林的典型。这里原来是朝阳区孙河乡,漫天扬沙的砂石场遍布,洗砂机、碎石机轰鸣。随着砂石场的疏解,此前衍生的出租大院、废品回收站、废机油窝点一一清退。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砂石堆料和瓦砾清除后,大片的绿林在这片空地上扎下根来。

年秋,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开园。巧妙利用采砂造成的凹坑地形,使之成为碧蓝色的景观湖,芦苇苍茫,水鸟翩跹。拆迁村庄留下的建筑垃圾经过再利用,成为公园生态岛屿的滤料和道路透水砖。公园的湿地及水生植物将流经的清河、温榆河河水过滤净化为地表水四类标准,洁净清澈地流向下游的城市副中心。公园中密林、疏林、滩涂、草地、水塘等不同生态环境,满足了各种生物的生存需求。

6月21日,北京温榆河公园,一个小女孩在湖边荡秋千。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示范区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网红公园”。在温榆河公司建设板块负责人栾鸣看来,温榆河公园有美貌,也有“智慧”。在公园的监测点,传感器通过物联网连接,敏锐地捕捉气温、空气和水质信息,为环境改善提供支撑;游客扎堆儿的点位,会形成热力点的分布图,园方相应地会增加清洁和安保力度,这些细节潜移默化,优化着游客的游园体验。

温榆河公园还探索了新时代造园的手法,将运营活动植入公园建设过程中。“一些自然课堂和朝阳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公园挂牌,我们举办了很多科普和休闲活动,公园一开园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栾鸣说。

“首都园林绿化绿起来、美起来、活起来的背后是用起来。”王小平说,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去年,超过4亿人次的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福祉。

小动物的口粮、居所纳入造林考量

进入6月,甜糯的杏儿熟得红了脸,喜鹊跃上枝头,啄食尝鲜。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选择植物有个十字口诀——“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其中的食源植物,就是对野生动物的“特别优待”。

北京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世界级大都市,陆生野生动物将近种,它们吃得香不香,住得好不好,都是造林需要考虑的问题。

6月21日,北京旧宫城市森林公园,几只鸭子在湖边觅食。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在旧宫城市森林公园,柿树、山楂、海棠结出鲜美的果实,四季晨昏,总能看到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林中取食。紫丁香、紫菀等蜜源植物散发着芬芳,招引蝴蝶、蜜蜂穿梭飞舞。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四级调研员任贵平说,为了留住村民“听得见蛙声、闻得见稻香”的乡愁,这里还种植了2亩水稻。

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南北两侧,有一片“原始林”,由于没有设置景观,鲜有游人到访。这处远离喧嚣的混交林是有意设置的缓冲区,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域和自然留野区隔离开来,为的就是给小动物提供静谧的栖息之所。

6月21日,北京旧宫城市森林公园,蜻蜓落在含苞待放的荷花上。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小巧的鸟类很难被发现和辨别,但去年和今年,体态优雅的“大个头儿”白天鹅来到公园沁湖“安家”,被大家一眼认了出来。今年4月,温榆河公园自然带温榆生态心缓冲区的空旷草地上,迎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

野外环境复杂,气候多变,有时动物也需要人类帮个小忙。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有几处看似杂乱的人造灌木丛,它们叫做“本杰士堆”,是为刺猬、野兔遮风挡雨所设的安乐窝。本杰士堆中心的土壤使蔷薇等多刺、蔓生植物茁壮生长,外部的干树枝、石头可以供小动物在下面筑巢,还能保护植物的根不被啃食。

6月21日,北京旧宫城市森林公园,小游客在湖边玩水枪。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百万亩造林营造林成片、水相连的完整绿色空间,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中,营建了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处小微湿地,处本杰士堆,设置了个人工鸟巢,处昆虫旅馆,配植了万余株食源、蜜源性植物。

把森林种进城市

从喧闹的街道步入西城常乐坊城市森林,就好像进入一个树影婆娑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成行成列、整齐划一的方正树林,也没有硬邦邦的水泥马路,映入眼帘的是由侧柏、白蜡、银杏等乡土乔木组成的森林群落,脚下则是马蔺草遍生的紫色花海。一截平放的树桩就是游客天然的座椅,旁边紧挨着的是树枝、竹筒、瓦片等搭成的“昆虫之家”。

注重大尺度森林建设,也注重高品质城市森林建设。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从“植树”向“营森林”转变,把森林种进城市,让生态走进生活。

“城市森林以高大乔木为主体,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杨浩说,区别于强调美化的城市植物景观,城市森林以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近自然森林景观为主,为市民提供亲近森林、感受野趣的场所。

东城区和西城区,近年来大刀阔斧增绿。

作为闹市中“挤”出来的森林,广阳谷城市森林位于熙来攘往的菜市口地铁站旁,有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这里的密生林远离游人活动区,有自然森林的“秘境感”,疏生林适合游人徜徉漫步,散生林则以开敞草坪为主,沐浴阳光的游人被深深浅浅的翠绿包裹其中。

位于北中轴与北二环交界处的安德城市森林公园。图/ICphoto

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把“量”提起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更注重森林与服务和城市空间的融合。东城新中街城市森林满足了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古树年龄测定、碳汇知识、北京常见鸟类、公园特色树种等科普内容同样趣味盎然。

除了城市森林,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将小微绿地、村庄公园等细碎空间加以利用,绿色空间融入居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拓展了“绿色”体量。5年来,东城区安德城市森林、CBD城市森林等56处城市森林紧紧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让大家推开窗就能看见森林,迈几步就能进入“氧吧”。

超7万人“绿岗”就业

气温高、雨水多的夏季,是杂草疯长的季节。在延庆区的北京妫川康绿林场,曹明亮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工作。“蹿高的蒿子和树木抢营养,感官效果也不好。”

造林工程种下了片片森林后,并非任由其肆意生长,后期精细化的养护与管理要跟得上。春秋两季,养护工人修剪枝条、补植补造、浇水施肥,终日忙碌。冬季,他们起早贪黑,则是为了防火。

曹明亮说,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林分过密,林木残冠、偏冠等问题。“树冠密不透风,树木长不起来,慢慢形成了枯枝,长不壮了。”养护工人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通过疏伐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在补植补造时,蒙古栎、樟子松等乡土树种成为首选。

5月21日,一名园林工人在朝阳区望京SOHO绿地中浇水。侯宇摄/ICphoto

百万亩造林工程带动“绿岗”就业,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8年前,曹明亮还在村里务农、打零工,为了稳定收入和五险一金进入林场工作。如今,这位老绿化人已经成为新型集体林场副场长,收入超过元。“养护工人的工资也能达到多元。”

市民对森林绿地心生向往,正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首个森林疗养基地,人们在此漫步、冥想,舒缓的风、脚下踩得吱吱作响的松枝,都能纾解来访者的压力。“除了康养,北京正在推动森林与教育、体育、音乐和美术的结合。”王小平说。

一只兔子要能从通州跑到延庆

五年来,北京新增城市绿地公顷,相当于增加了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绿色空间,绿化隔离地区新增造林绿化85平方公里,筑成了两道厚实的绿色“城墙”。新一轮百万亩工程打通了大运河、潮白河、永定河三条区域性河流生态廊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年的43%提高到目前的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27.8%提高到31%,形成了森林与城市、田园、乡村、河流交错镶嵌的京华大地生态景观。

高质量造林绿化,增强了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市森林服务价值年均新增58.05亿元,森林碳汇量年均增加.22万吨,相当于能中和76万辆私家车(约占到全市私家车总量的16%)1年的碳排放量,为首都实现“双碳”释放了全新的绿色动能。

今后绿化造林的方向是什么?王小平说,作为新时期的首都重大生态工程,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围绕城市总规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实施留白增绿、规划建绿、生态修复,用新造森林将原有的“生态孤岛”融会贯通,形成互联互通的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

未来,生态系统联通将更加紧密。“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要做到,让一只兔子能从通州跑到延庆去。”他表示。

4月22日,市民在北京永定河畔的绿色港湾园区内休闲赏花。赵隽摄/ICphoto

栾鸣说,温榆河公园横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奥森公园。仅一期规划面积就有6.25平方公里,除了现有的2平方公里示范区,其他区域将于9月开园,今年年底,二期也将开工,预计年具备开园条件。他特意提到,未来温榆河公园整体将整合清河营公园、朝来三期公园等旧有公园并新建公园,所有公园将由绿道和慢行系统串联起来。

可以期待的是,除了一串串镶嵌在环路的“绿项链”,未来一张翠意盎然的“绿网”将在北京舒展开来,给市民带来连贯的、触手可及的绿色。

专家:北京在短时间内补齐了生态资源总量短板

“北京在短时间内补齐了生态资源总量短板,这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政府下决心拿出这么多土地保障生态空间,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首席专家王成,如此评价两轮百万亩造林的成效。

谈及最初启动第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背景,王成说,年,北京六环内平原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85%。从空中俯瞰,北京只有林带、林网,没有成片的森林。为了解决北京“有城无林”的情况,百万亩造林工程正式启动。第一轮百万亩造林使北京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涨了十个百分点,达到了25%。

在世界城市的生态空间中,理想的平原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于是,第二轮造林工程应运而生,如今,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绿色空间已达30处。“以往绿地东一块儿西一块儿,连接不上,现在绿廊形成网络,鸟类、昆虫和小动物都有了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在王成看来,两百万亩造林的效益,将随着树木的生长缓慢释放。“老百姓常在绿地休闲,身体健康了,减少了医疗成本的支出;森林缓解了热岛效应,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间接减排的意义更大;同时,森林本身也有固碳效应。”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陈静校对李立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