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www.wzqsyl.com/bbzs/bbyd/综述
巫术在古代颇为流行,尤其是在暗流涌动皇室内,一些后宫的嫔妃由于心生嫉妒,故用“扎小人”这种巫术来诅咒他人,以解心头之恨。
而“蛊术”就是巫术中最为残忍的一种。其中,赫赫有名的当属“湘西巫蛊之术”,此术与赶尸术、降头术被人们合称为“东南亚三大巫术”。
湘西之蛊究为何物
在不少的影视片中,无论是宫廷剧还是仙侠剧,都有一些神秘的“大师”。他们身怀绝技,并且精通算命和巫术之道。为了情节需要,一些主角还会在剧中身中蛊毒、饱受折磨。
这种被神秘化和诡异化的巫术令人神志昏乱。蛊虫不但能操纵人的意识和行为,还能腐蚀人的心智,“外用”吞噬人的皮肤,“内服”则侵害人的五脏六腑。
人一旦感染蛊毒,就会出现面色蜡黄,意识模糊,表情呆滞,哭笑无常等异样举动。最终,中蛊之人会全身溃烂而死。
若想止痛,就必须祛除蛊虫,并服用特效的解药。现在细想这些片段,不由得还会毛发悚然。那么,这种要人命的“巫蛊”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提及此物,人们都闻风丧胆,敬而远之呢?
巫蛊之术最早是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苗族”所流传下来的一种秘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只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死于非命,于是君王就下令禁止此术的传播。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巫蛊”的记载:“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此即名曰蛊。”
简而言之,就是那些巫师们四处采集诸如蜈蚣、毒蛇、蛤蟆、毒蜘蛛等此类各种的毒虫,然后一起放在瓮缸中饲养,不给予食物,让它们互相撕咬、彼此残杀,最后存活下来的那只“幸运儿”,就是毒性最强的王者。
这些“幸运儿”也早已变成了新的物种,它们往往形似蚕状,皮肤金黄,毒力大增,故被巫师们称为“金蚕”。
金蚕蛊示意
相传,还一些巫师喜欢把几十种毒虫放在瓮中,埋在十字路口,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再将其放在香炉中,早晚用茶点、檀香供奉。这样一来得到的新物种“金蚕”,毒效就更为猛烈。
所以,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得出:“蛊”其实是养在器皿中的毒虫。而“巫蛊之术”就是一种由“人为的操纵蛊虫”来谋害他人性命的一门邪术。
为了保全性命,人们不惜散尽家财,通过大师作法并找到下蛊之人,花重金寻求解药。那么,这种骇人听闻、被人们说得活灵活现的巫蛊之术,在当今社会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金蚕蛊示意
现代医学揭秘真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偏远的地区会存在一些被传说的“巫蛊之术”,但其实也不过是生物、化学等反应,都有科学的方法解释,并没有像小说以及影视里那么邪门。就上文的“金蚕蛊虫”这一传说,在自然科学角度来讲就没有依据可言。
迄今为止,任何物种之间互相残杀,最终都不会产生一种新的物种,更不要提什么“毒力大增”的鬼话了。人服食蛊虫后出现中毒的状况,也并不是受什么鬼神巫术所控制?而是被毒虫身上的细菌、病毒或者是寄生虫感染所致。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江西就流行过“蛊病”,当时搞得人心惶惶。年,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傅再希教授就“蛊病”便进行过研究,还发表了许多篇论文。
如:《进一步探索血吸虫病的来源》、《论日本血吸虫病不是古代的蛊》等等。
在论文中,傅再希教授指出,所谓“蛊病”实为血吸虫病,此病患者会腹部肿大,全身皮疹,这些状态都与所谓“蛊毒”症状一样,
在医学界,“中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矿物性的,比如水银。一种是草本性的,比如断肠草、毒蘑菇等。还有一种就是属于动物性的,比如自身分泌毒性的各种毒虫。
这些毒虫身上的毒素要想传播的话,需要很多媒介,一般通过口服,叮咬,或者是粉末吸入等方式,并不是传说中只需简单的“施法”就能把蛊虫“导入身体”那么离奇。
封建巫术“蛊”惑人心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心中已经有答案了。传说中的湘西巫蛊,只不过就是一种毒物。当时的古人,因为思想过于封建落后,医术也达不到现在颇为高超的水平。因此,他们往往把久治不愈的疾病,当成是天谴或者是受人诅咒所致。
有的巫师为了增加其邪魅性,还编造“服用解药时不得遇水,只要碰水就会失灵”等谎言。而那些所谓的巫师作法,只是受害者花钱买一个心理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