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数千年来民众健康的守护者,文明文化的承载者,世界医学的贡献者,质朴的表现获得充分信任。但中医药长期流传期间,难免产生一些偏信和固执,如有人认为“中药什么病都能治”、“中药无毒纯天然”、“中药可以经常喝”等等,它们可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论断,已经被现代医学证实有谬误,盲目照做有健康风险。
中药材的发展是民众“长期实践+人体试验+中医传承”的结果,起初是身体有问题,偶尔嚼食某种植物,结果病好了,就记下来传下去,或者观察动物自我疗伤受启发,或者有的中医先驱直接以身试药,慢慢积累起数千上万个品种。
中医总结了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等八纲,这是调理治疗的大方向,即寒病用热药、寒药治热病等,还出现了四气、四性、五味等概括:
如五味中的“辛”,能散、能行,多见于解表药、活血药、行气药;“甘”能补、能缓,多见于补虚药、滋阴药、止痛药;“酸”能收、能涩,多见于肺、肠、肾等脏腑;“苦”能泄、能燥,多见于治热证、火证、湿证、呕喘咳等问题;“咸”能下、能软,多见于消结、软坚、泻下、通便等。
说到底,中医药是以技能为手段,药材为武器,配伍为关键,纠偏正向,调和阴阳,消积除弊。
一些人对“药”的理解,要么以讹传讹,要么以偏概全,认为中药都是安全的,加上一些药材是“药物”也是“食物”,经常吃不会有问题,所以认为中药也能够长期喝。
其实,古代的“药”,另一个称呼是“毒”,至今流传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中医用药目的是以偏纠偏,恢复阴阳平衡,治病中的药物是祛病、救急、救命的,如果人体已恢复平衡,偏差已修正,再用药物就是多余,有风险。
那么,在治疗上,就有服药的要求。急症通常两三副见效,调理常常半个月能直观感觉出来,如果看不到效果,一般是三个地方出问题:
1、适应症没搞准,治病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攻之、虚则补之。有的患者症状不止一种,中老年人身上好几种病的比比皆是,要有先后顺序。
2、用药配伍没搞对,配伍是中医药的学问,其中的“量”更是不传之秘,配伍不对,治不了病,用量不对,治不好病;盲目搞千人一方,不会治病。
3、用药疗程没搞好,中药的用药疗程比较宽泛,现在一般认为,急症1—3天,普通病3—7天,慢病不超3个月,急症一般先求治标,慢病力争标本兼治。
以当前初春,传染病易发,流感搅局的现状为例:
如果外感表证,发热、恶寒、流涕等问题,可用解表法治疗,既有辛温解表,也有辛凉解表,通常一剂汗出退热,用了三剂未见效,就是辩证有误、用药错误。
如果热邪半表半里,患者食欲差,心烦,咽干,呕吐,寒热夹杂,用小柴胡汤三剂为限,不见效就是辨错了。
如果是里热实证,一个是阳明实证,发热不寒,三日以上未排大便,舌红苔黄腻,脉沉,用大承气汤,一般两剂内见效;一个是阳明经证,大热大汗,口渴脉急,用白虎汤。
现代中药的选择,有汤剂、丸剂、颗粒剂等形式,还有中西药结合,不过,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汤剂,汤汁黑、苦、臭、涩特点明显,而且,有的患者对组方里的“有毒”中药心惊胆战,这是一种误解。
中药炮制、配伍千变万化,熬煮后组合很多,用现代科技跟踪手段暂时没法实现,但炮制配伍的目的,在于混合、除毒、增效、提质,比如,有的药材是无毒或微毒部位入药的,如细辛;有的是炮制后就无毒了,如半夏;有的是单独使用有毒,配伍后减毒,如附子;有的是剂量有限制,过量吃有毒,少量则能治病,如马钱子。
使用中药材讲究“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长期吃的一定要有长期吃的原因,经常吃中药的人,身上有3个特点是藏不住的:
1、面色不对,通常不够红润,偏黄偏暗或泛白,通常喝中药超过一年的,面色有的像汤药一样蜡黄,有的患者一眼就看出是“药罐子”,就是从面色判断的。
2、体味不轻,通常是老远就闻到“中药味”,不是药铺那种药香,而是酸、苦、涩的药臭味,有时通过交谈,口中的药味很重,这是长期服用中药可见的问题。
3、毛发不多,通常青壮年就头发稀疏,白发早生,有的早早秃顶。有的是吃中药久了,肤色偏黑或不正常的白,体毛早早地掉了,多见于腋下、手脚等部位。
而且,长期喝中药,会打破体内一些固有的平衡,有过敏反应、水肿、哮喘、乏力、嗜睡等表现,有的是超剂量服用,有的是误服,有的是偏信偏方,它们会让毒素堆积,甚至引起病情急剧加重、恶化,多见于3个脏器“扛不住”:
1、肾脏受损,直接的表现是小便浓黄、味道刺鼻,小便泡沫增多且难消除,人伴有浮肿、乏力等问题。
2、肝脏受损,直接表现是右腹部持续隐痛,右臂运动不便,有时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差、恶心、厌油等问题。
3、肠道受损,直接表现是肠道蠕动异常,或快或慢,腹胀、放屁多,经常肚子痛,大便不正常、不成形,动不动拉肚子。
肝、肾、肠道都是主要器官,都有一定代偿功能,但长期吃中药的人出现异常问题,一定要高度警惕,医院检查。
总之,药以医病,未可养人,中药服用是有配伍、有疗程、有讲究的,有的中药本身有毒性,不得不长期服用的情况下,要谨慎处理,不要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