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万火急小麦死苗黄苗啥原因怎么防治全 [复制链接]

1#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zj/140115/4327469.html

一、病害类1、纹枯病

2、根腐病

3、病*病

(以梭条斑花叶病和图传花叶病*病最为常见)

4、叶枯病

二、虫害类

1、麦蜘蛛

2、金针虫

3、线虫(小麦胞囊线虫病)

三、除草剂药害

五、缺素(缺氮或缺磷)

六、播种深度

1、播种过浅

2、播种过深

附:重大病虫防治技术

1.赤霉病。对长江中下游和*淮等小麦赤霉病常年流行区,要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气预报有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药,要保证足够的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适合病害流行的连续阴雨天气,应隔5—7天再用药防治1—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的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对小麦吸浆虫,应重点做好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在孕穗初期当早晨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在飞时,应及时选用辛硫磷、*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呋虫胺等在小麦上登记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连续用药2次,以确保效果。

2.白粉病、条锈病。在春季流行区,要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扩散蔓延,减轻田间危害程度。对小麦白粉病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或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3.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

4.茎基腐病、根腐病。重发地区实行轮作换茬或改种非寄主作物;采用戊唑醇、咯菌腈、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茎基腐病在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5.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6.吸浆虫。重点抓好小麦穗期成虫防治。一般发生区当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尽早选用辛硫磷、*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喷雾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7.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1.条锈病防控技术。在春季条锈病流行区,根据监测预报,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药剂,使用高效植保机械集中连片进行统防统治,确保有效控制危害。

2.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