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7691708767084&wfr=spider&for=pc文
盛昊阳
奥利维埃·纳卡什和埃里克·托莱达诺合作执导的新片《无巧不成婚》横扫凯撒奖十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重磅奖项,法国国内票房成绩也表现不俗。
在几近被好莱坞大片一统天下的法国影坛,本土电影中也只有喜剧题材尚有可为。虽然《无巧不成婚》并未收获此前《触不可及》的神口碑和话题度,这并不能说明《无巧不成婚》质量不佳。
《触不可及》的现象性十年难遇,电影本身改编自真实事件,剧情又实实在在触及了不同国籍观众相同的人心,以千万成本获得4亿的全球票房,创造了一个后来者难以逾越的神话。
《无巧不成婚》()
相比之下,《无巧不成婚》的笑料和细节就过于法国化,片中角色也多次半调侃半认真地表示,「这就是法国啊,你得好好融入其中」。
这句对身份处境的剖白到底是反思抑或无奈,导演又是出于何等心情反复使用这句台词,在分歧颇大的法国大选之后,依观众心态的差异定然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拿三谷幸喜的《有顶天酒店》和《无巧不成婚》相比,后者不能算是严格遵循戏剧三一律的作品,情节的确发生在一昼夜之内,但发生地点稍有变动。
电影开场时,主角马克思显然是在另一个工作地点与客户商议婚礼事宜,不到5分钟的戏份足以展现出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奇葩,但是,气走客户之后,电影又用几个电话揭示了他这么做的缘由。
《有顶天酒店》()
实际上,马克思的确是一个做事有条不紊,不喜别人打乱自己计划的人,但他也不是什么性格古怪不解世事的异类。他只是与妻子长期分居,并且打算在今天的宴会结束后卖掉经营多年的婚礼工作室。
随后,马克思开车去接妹夫朱利安,一起前往即将举办婚宴的17世纪古堡,电影至此才算正式开始,而马克思的事业困境和婚姻危机都已铺垫完毕。
魔*存在于细节之中,对于一部群像剧而言,最难得的并不是用三两句台词就勾勒出主角面貌和背景的功力,而是在有限时间内给所有角色都设计出一段前后对应的故事。
马克思下车后看到的第一对正在争吵的员工是得力副手阿黛尔和婚礼歌手詹姆斯,此时谁能想到,这两人居然会有那样神展开的交集,如果没有这一段互相人身攻击的争执,月光下的拥吻就不会显得如此浪漫且喜感。
倒也无需认真分析一瞬间天雷动地火的可行性,这就和婚礼摄影师与新郎老妈在婚宴上约炮成功的剧情一样,毕竟,这是在法国,这就是法国人。
《无巧不成婚》中的婚礼乱象几乎可以照搬到中国来,不靠谱的婚礼乐队、滔滔不绝演讲三小时的新郎、拿手机兴奋拍摄新人的宾客、觉得用手机拍照是在侮辱专业人士的摄影师……
辅以前法语老师的妹夫与新娘曾有旧情、马克思出轨手下女员工之类的狗血纠葛,再加上冷藏车断电导致肉类食材全部腐败、燃放烟花炸掉古堡供电系统的意外事件,还有放跑绑着新郎的气球这种自砸招牌的毁灭性打击。
夸张和巧合是喜剧的必备元素,此外,在不同角色看似不经意的交谈中,高失业率、非法劳工、外国移民的严肃社会问题也被一笔带过,尽管轻描淡写,却不得不让人揣测导演的用心。
电影里设置了两个说泰米尔语的斯里兰卡裔角色,他们也是工作室的职员,但一直面露笑容的他们仿佛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着这场属于法国人的闹剧。
这两个角色与一直在纠正他人法语语法的朱利安对手戏最多,临近结局时,他们终于在烛光中演奏起了民族音乐。当沮丧的马克思回到漆黑的婚礼现场,他惊喜地发现宾客们点燃蜡烛,新人正在人群中翩翩起舞,背景音乐并不是精心准备的法语歌曲。
这一时刻,马克思虽然和其他人一样笑了起来,但转场后的下一个镜头照样显出他复杂难懂的心情。
哪怕是在随心所欲的法国片中,也很少看到像《无巧不成婚》一样,角色大多不负责任的电影,作为老板,马克思也在最后时刻爆发。这样的故事里,大多数人的结局居然并不算差,最差的都能保持原样不变,飞上天的新郎莫名其妙地归来,本要发火,因为新娘满足也就作罢。
为了可以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妥协和合作,再没有比婚礼更适合表现这个主题的地方。电影的法文片名《Lesensdelafête》直译过来是「宴会的意义」,在绑着热气球的新郎缓缓升空时,响起的歌曲正是Cascadeur的《Meaning》。
宴会的意义、爱情的意义、婚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数家珍,但很多事情还是更像那恍如一轮明月的气球,这么远,那么近。
合作邮箱:irisfil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