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成绝唱,金 [复制链接]

1#

80年代,是国产动画的辉煌时期。

光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有动画、木偶、剪纸等部门,在这十年起码出了超过部动画片,题材基本不重复,剧情、画面、配乐也非常到位。

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动画,全靠手绘。10分钟的动画就要画多达到1万张原画。为了打磨细节,主创团队动辄上山下海采风个十天八载,和现在动不动就电脑建模的三维动画相比,更具匠人精神。

其中许多作品,不只是给孩子们看的动画,内容实为老少咸宜,除了画质没有p,很多作品放至今日仍然闪闪发光。

1、《山水情》——年

导演:特伟/阎善春/马克宣

豆瓣:9.3分

《山水情》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投入制作的最后一部水墨动画片,该片请来了著名国画大师吴山明作画,以及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为片子配乐,该片为著名动画艺术家以及动画电影“中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特伟担任总导演。

动画片全程没有对白,却有着丰富的声画推动剧情发展,讲述了一位坐船的文士晕倒在山边,渔家少年相救,文士醒来拿出古琴弹奏一曲,原来渔家少年十分心动,于是受其为徒的故事。

《山水情》在80年代末的出现深具符号意义,是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水墨动画片,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

一方面,它所采用的水墨动画的形式显示了这个古老国家顽强的文明惯性;另一方面,它所传达的内容,学琴的女孩与闲云野鹤似的琴师,却是一种香火孤传式的忧伤与苍茫。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部片子成了绝唱。它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怨清淡的画面已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2、《天书奇谭》——年

导演:王树忱/钱运达

豆瓣:9.2分

《天书奇谭》是真正的中国动画,堪称民族瑰宝!作为动画电影的绘画功底即便在今日看来依旧充满着中国特有的美学魅力,独具匠心的画风呼之欲出的是那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不少人都将其列入私人影单“中国动画第一名”的位置。

动画改编自《平妖传》,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又一长篇动画精品。讲得是一个叫蛋生的小孩如何在其师傅的引导下,学习法术消灭狐妖,将天书传承的故事。

《天书奇谭》的美在于它的画面,很经典的传统元素都能在画面中找到;中国民间艺术、绘画、雕塑、玩具、戏曲这些元素全用到艺术造型上。

《天书奇谭》的美在于它的故事情节,还记得当时只能从电视上看的时候,经常是分段放,每次碰上一轮,那个苦等啊。片中,那顽皮可爱的蛋生,那让我想痛扁的三个狐妖都性格鲜明,每次看完脑子里回味下还栩栩如生,当然,最让我惊叹的还是那部天书,其中法术被动画演绎的那么生动,让我也想得到一本。

配音也是难以再见的精妙绝伦,使天真稚气的蛋生、宽厚亲切的袁公及其他诸如狐狸精、县太爷、府尹、小皇帝等均是如此的鲜活立体。

而片中的人物形象,对后来的影视作品也是影响深远。

像小皇帝这个角色。

在徐克和周星驰联手打造的《西游伏妖篇》中,包贝尔饰演的小皇帝很明显就是借鉴了它。额上两黑点、外向两撇眉,几乎是一模一样。

主角蛋生的形象,基本奠定了后来出现的葫芦娃的造型特点。

3、《金猴降妖》——年

导演:特伟/严定宪/林文肖

豆瓣:9.2

《金猴降妖》是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于年的长篇动画电影。

故事内容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中杂糅进《西游记》中的其它故事,如红孩儿、雷音寺等。

整部作品气氛神秘、紧张,人物造型突出,配乐大胆诡异,画风瑰丽多变,获得观众一致的好评。

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两个:一是开头蝙蝠精敲鼓召集妖怪那段,二是白骨精变化成小寡妇那段,真是意想不到的奇妙。

尤其是后者,白骨精映照在哈哈镜似的水面上的奇怪、变化的倒影,真是中国动画中少有的妙,这一段长达2分半的“单人”表演,融合舞蹈动作、人物神情、戏曲元素、音效配合、场景设计,创造出幽暗、神秘、恐怖又奇幻的氛围。无比精致动人。

话说,那时候白骨精也是穿的挤胸露沟肚兜,跟《武媚娘传奇》一样一样的。怎么现在这种装束就被禁了呢?根据片尾的预告,应该接下来是要制作《火焰山》的,可惜没能坚持下来把《西游记》都拍一遍。

4、《葫芦兄弟》——年

导演:胡进庆/葛桂云/周克勤

豆瓣:9.1分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经典的歌词,人人都能哼个两句,而胡芦七兄弟的活泼形象,各有神通又能打团体战,小小的身影在我们心中留下英勇的形象。

尽管葫芦娃家喻户晓,但创作背后的艰辛,却少有人知,也极少去探究。在那个年代,拍摄动画耗时耗力,却有一群像胡进庆一样的老前辈,一笔一画将胡芦娃们描线、涂色后剪下来,为他们装上“关节”、牵上细线,一帧一帧地挪动、拍摄,葫芦娃们才能行云流水地“动”起来,去打妖精、救爷爷。

葫芦娃是当时第一个剪纸动画系列片(在此之前,剪纸形式的动画片最长不超过20分钟),也是当时罕有的不以神话故事为原型的动画片,完全靠爷爷和美影厂前辈们的创意和坚持,才得以让葫芦兄弟面世,丰富我们的童年。

5、《九色鹿》——年

导演:钱家骏/戴铁郎

豆瓣:8.9

《九色鹿》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画赞改编。

九色鹿神鹿曾救了捕蛇人一命,捕蛇人却利欲熏心,利用九色鹿的善心诱它现身,要把它抓起来进献给皇后做成鹿皮大衣的故事。

至今,我对结尾还念念不忘,那段古老的歌,以及有着厚厚云层凝重的天空。

每次看到九色鹿越飞越高,最后消失成一个发光的小点,配乐又是悲凉噬骨的女声,就无比忧伤,镜头最后推出敦煌的洞口,可以看到洞的标号,就更加忧伤,小时候看雪孩子也是看一次哭一次。后来我就每次看到火灾之前他们最快乐的那段就换台,骗自己没有火灾。

片中九色鹿、捕蛇人、皇后的形态都和敦煌壁画相差无几,为了将壁画的古典美原汁原味呈现,主创团队在莫高窟附近住了一个月,天天临摹壁画,光是背景就画了多张。

充满东方特色的笔触,让世界看见敦煌壁画的瑰丽色彩,灵动又大气。

6、《西域奇童》——年

导演:靳夕/刘蕙仪

豆瓣:8.9

神话传说题材。

沉香劈山救母,还是一个反抗权贵的底层抗争故事。三圣母的自由恋爱,受到来自仙界官方代表二郎神的压制,被困在莲花峰之下。人神殊途,与其说各有各的活法,不如说界限鲜明,不容逾越。仙界享受着长生不老、快乐等特权,而人只能品味着生老病死。

不过对很多人来说,对《西域奇童》是有怨念的。

并不是动画本身不好,而是上部里“小沉香到底有没有救出妈妈,请看下集”的念白过后,大家等了20年,也不见下集的踪影。而6年新版的完整版《西岳奇童》则受到这些当时观众的不满。

7、《三个和尚》——年

导演:徐景达/马克宣

豆瓣:8.8分

中国经典寓言,走上世界舞台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在片中以流畅灵动的形象呈现,以配乐代替台词,让三个和尚的动作和心思跃然屏幕之上,一举获得金鸡奖、百花奖、柏林电影节等,惊艳世界。

从配乐中我们可以听出,三种乐器代表三个和尚,一开始叽叽喳喳,为了一桶水争得面红耳赤,后来寺庙失火,大家齐心协力,三种音轨终于搭上了合奏的tempo,配乐在本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片寓意也较为正能量:环境也许会使人争名夺利,但是人与人之间仍有互利共生的可能性。

8、《阿凡提的故事》——年

导演:曲建方

豆瓣:8.8

木偶剧动画,每集约24分钟左右,根据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木偶动画做起非常费心,成本也较大。首先要用木偶做出里面的主要角色,再逐格拍摄。

摆一个动作拍一次,需要大量连续拍摄,再将所有的胶片进行整理,制作完成。过程非常耗时、费心,现在已经很少有了。

观看这部动画除了感受木偶这种形式外,主人公阿凡提也传递给孩子一种积极的精神:不被强权压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同类推荐《聪明的一休》,让孩子动脑筋的同时还能了解日本文化。

9、《黑猫警长》——年

导演:戴铁郎/范马迪/熊南清

豆瓣:8.7分

伴我儿时成长的一部动画片,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黑猫警长在帮助小动物的时候。他帮助小仓鼠找到了妈妈;帮助小猴子找到了吃红土围墙的凶手;帮助螳螂打败了蝗虫;帮助熊猫妈妈找到了熊猫宝宝……而这些案件都是一只叫“一只耳”的老鼠干的。他让其他老鼠把仓鼠妈妈抓了;让大象、河马、野猪去偷吃红土;让蝗虫去杀了螳螂;还让老鹰去抓小动物;更可恶的是,他还把他的舅舅——吃猫鼠卡梅隆找来,去对付黑猫警长。但是黑猫警长用他的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好像所有的困难都难不倒他似的。

再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总是自私、自利,希望把好的给自己,坏的么留给别人,也不好好想想,别人也跟自己一样,凭什么自己就是最好的呢?我们要学习黑猫警长的无私,如果说,世界上都是像黑猫警长一样的人,那这世上还要什么监狱啊!那可真的是超级文明世界了。

10、《邋遢大王奇遇记》——年

导演:钱运达/阎善春

豆瓣:8.7分

“邋遢”主角,首开先例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到现在我们还常能听见邋遢大王这句座右铭。也是从邋遢大王开始,动画主角不再只是完美、强大、上进的代名词,而渐渐变得更加真实,也更有意思。

潮流造型,魔性画风

邋遢大王的灵感,来自编剧的儿子,同款露肩条纹T、杀马特发型、拖地喇叭裤,看上去就像观众身边的朋友一样,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小邋遢的画风还特别魔性,随便一截就是动图表情的绝佳素材。

结语:有人说,国产动画再也没有回到80年代的高峰,其实不然。在那个年代,制作动画可以专心创作、追求细节、不计较票房,如今则要考虑多样因素。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挑战,不变的是,我们已经老了(泪),心里那个孩子却总记着几部动画,且会一直记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