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白蜡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峨眉人民已开始培育白蜡虫及生产白蜡,并开始用白蜡做蜡烛用于照明及寺庙中敬神和民间喜庆婚丧习俗,同时逐步推广白蜡入药治病疗伤、染布、打线等,产量也逐年提高,鼎盛时期年产量达——吨,正常年景为吨左右。其产品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大量销往省内外,因而逐渐形成峨眉白蜡的交易市场。
在全世界所有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和合成蜡中,虫白蜡有蜡中之王的美誉。因只产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蜡,又因主产于四川而称为川蜡。峨眉山市素有中国白蜡之乡之称。
峨眉山白蜡起源于隋唐时期。相传隋末唐初药王孙思邈(-)曾两次来峨眉山踏深山攀悬崖采集各种中草药,一日在大峨寺后山上发现一棵树上长有很多果果,果果下方都吊有白色透明的水滴,尝之如密。
继后又发现树枝条上有小虫(白蜡虫),不久树条上又长起白雪(就是蜡花)。最后小虫变成蛾飞出。经试验,蜡花治伤疗疮有奇效于是药王动员山民培养此虫,以至产虫、产蜡,这就是峨眉山白蜡的起源。
在建国之前,峨眉蜡市远近闻名,一年四季逢农历单日赶场天都开市,尤以产新季节的八至十月最为热闹,春节至清明前后次之。届时各地蜡商、蜡贩、蜡农蜂拥而至。
来峨眉参与蜡市交易的主要有“申帮”(上海)、“渝帮”(重庆)、“蓉帮”(成都、又称华路帮)和“土帮”(乐山、宜宾、内江、泸州)。
卖白蜡的除本地各乡蜡农、城镇小商贩外还有洪雅、夹江、乐山等县的蜡农蜡贩来峨眉入市交易。峨眉蜡市又分每天下午的“行会”和“夜市”。
行会,主要是峨眉城区有勢力和名气的蜡行,他们都进行较大批量的购销活动。当时较有势力的蜡行有东正街艾彬如的“永善公”北正街(今报国路)夏桂芳的“同心行”。
其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年经营白蜡多担(20吨),由川主乡帮桐村吴光福、向光华为其加工米心白蜡。北正街至水西门街拐角处的“济成行”。
由10大股东组成(即吕杰成、张明高、夏桂芳、吴炳恒、曾子林、陈风祥、张佑明、郑气扬、范某某等。年经营白蜡20-30吨,由盐井坡的胡大顺等为其加工米心白蜡。
报恩寺街坛罐市邹二相的“恒昌商号”该号雇人自己加工米心蜡。雁门街周正清的“茶店”。还有“信和”、“恒益和”、“达德”、“恒兴祥”等商号也在经营白蜡,只是他们的势力略小于前述的大商号。
当年较有名气的蜡商和经纪入有邹成均、董效舒、周正清、邹二相、陈大元、熊为成等。城区有名气的贩蜡有:曾登福,家住江西街(今报国路)自行设推收购白蜡。尧余泰,家住江西街,零收趸实。
产蜡区较有名气的蜡贩有梁少舟、彭汉山,麻柳沟人。先树清、先平川。在炳灵店一带收购。吴少安、向光华,川主乡梧桐村人。在本地收购后运进城交蜡行。除上述蜡行、蜡販外,还有白蜡业公会、县商会、县工会等工商法团也在从事自蜡经营活动。
行会交易主要是赶场天下午,买卖入和经纪人部进入蜡行活动或到报恩寺戏合下的茶会,买卖双方看货(样品)议价或由经纪人代为议价一一俗称“园场”,待价格谈妥后蜡行派人将货运至买方指定地点交货结算付款夜市:则是更大规模的自蜡交易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客商、蜡贩、蜡农。
峨眉白蜡夜市设在城区新市场街(今缓山派出所和原工商局办公楼之间),总长约百米,左右有店铺数十家,除东侧有一家药店外,其余的是土杂店和布疋店。
每当夜幕降临,檐灯齐亮(当时无电灯,檐灯是用白铁皮做的圆形油灯)届时,卖蜡的入都把白蜡集中到夜市,沿街一字儿摆开,来往客商、蜡贩、蜡农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夜市上设有固定的秤、有专人负责看秤、验级、开票。验级时用刀砍开蜡块、鉴别有无杂质异物和水份。旺季夜市上市量达吨。买卖双方经讨价还价后就过称、开票,付款。讲究现货现款,当场兑现。夜市一般开至深夜(午夜12点)结束。
本地蜡商把从蜡农收来的头、二蜡做成官庄蜡(即头、二蜡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溶化成型,保留牙子)销往成都、宜宾、重庆等地。抗日战争前タ由重庆运往汉ロ、广州、昆明等地销往国外。也有的蜡商做成米心蜡用于工业或出口。
据年10月吴庆轮著《峨眉概况调查》一文中记载峨眉年销白蜡2担(吨)。价格因受产量销路影响,波动较大。据傅崇距著《成都通览》一文中记:峨眉白蜡每百斤值银60-70两(清朝末年)。
年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编著的《峨眉县概况调査》一书中说,年白蜡收价为每担元,后涨至0元,销价元。(当时秤为20两一斤)。由此可见解放前峨眉蜡市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