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雄安新区的底色。五年来,雄安已展现出蓝绿交织、水城一体的新貌,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新建城市的“生态标杆”。
古来有“逐水草而居”的说法,白洋淀是北京周边最大的一片“水草”。雄安新区因淀而设,依淀而建。五年来,千年秀林不断铺展,“华北之肾”清澈明亮,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0%。
碧波万顷白洋淀。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千年秀林郁郁葱葱
在白沟引河以东、雄县组团以西、大清河以南、白洋淀以北,郁郁葱葱的千年秀林如一条“绿色长城”,保护着雄安新区。这里是雄安新区的中央绿心,被看作雄安新区起步区的生态屏障。
自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树,雄安新区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建设迅速铺开。五年悉心栽植,累计造林45.4万亩、余万株,发挥着隔离防护、生态涵养、引水调配、雨洪调蓄、市民游憩等功能,托起未来之城的绿色基底。
在白洋淀以北的容城县王果庄村,有一片占地多亩的秀林,这片秀林的外形酷似一只飞向白洋淀的“大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是中建二局负责的千年秀林项目。“我们公司于年3月来此种树,第一批来了80名技术人员,我们发挥园林绿化和建筑技术优势,根据这里的自然环境和适宜栽种的树种,设计了‘大雁’图纸,并带动当地群众多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苦干,种下了60个种类91个规格约31万株苗木。”中建二局技术人员李世杰说。
“三分种七分养。”李世杰介绍,树是种上了,但是要看到彩叶林构成的秀美画卷,关键在“养”。三年多来,他们每天对每片林、每棵树都要巡查生长状况,并根据树木生长状况补充水分,治理病虫害,确保苗木的健康。
“如今,这片秀林茁壮成长,树木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拿常绿树种的油松、樟子松、白皮松来说,当时我们种的时候不到3米高,现在已经长到5米高;落叶乔木类的比如国槐、栾树、白蜡等,当时胸径只有8到9厘米,现在大部分已经超过12厘米了。”李世杰说,今年秋天,这只带着美好祝福的“大雁”将羽翼丰满,拥抱白洋淀。
为白洋淀水质“计较”每一毫升
白洋淀湖畔的容城县贾光乡,耸立着一座座绿围挡、白屋皮的建筑,建筑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这是去年4月由中建一局承建的雄安容城农村污水整治项目,污水日处理量可达吨。
此前,这里19个自然村的污水基本靠自然蒸发,没蒸发的污水渗入地下,排入附近坑塘,村内河道沟渠污染比较严重,水面上绿苔、白色泡沫漂浮,水源亟须治理。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白洋淀,项目部工作人员“计较”每一毫升污水的排放。在治理中,他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使得设备投运后仅需40余天,出水便可达到城镇污水排放的A类标准。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良好),同比好转一个类别(Ⅳ类、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白洋淀率先实现水质由Ⅳ类以下,提升至Ⅲ类的突破,没有出现富营养化问题,首次步入了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在白洋淀生态治理工程中,雄安新区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开展了唐河污水库治理、白洋淀生态清淤、河口湿地建设等重点工程。
其中,唐河污水库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彻底解决了延续40多年的历史遗留污染,消除了白洋淀上游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已完成府河、孝义河湿地为期一年的调试运行,出水稳定;实施白洋淀清淤试点及扩大试点,有效削减白洋淀内源污染;推进退耕还淀、水系疏通及开卡除堼,打通淀内水流通道,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逐步恢复。
“雄安蓝”让世界惊艳
“年,雄安新区PM2.5浓度为41微克每立方米,与年65微克每立方米相比下降36.9%,优良天数天,与年天相比增加6天。近两年,雄安新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人们纷纷拍照打卡‘雄安蓝’,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雄安蓝’,让‘雄安蓝’名片更美、更亮。”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科长乔雅君说。
年新区成立以来,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坚持规划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并重,积极推进绿色施工体系建设、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调整,完成26.8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基本建成无煤区;完成辆老旧车淘汰,推广新能源车辆,严控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排放,年全域划定为移动源污染物低排放控制区;强化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完成33家包装印刷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催化燃烧提升改造,完成有色金属熔炼行业和5家页岩砖制造企业退出淘汰;推进锅炉污染治理,实现燃煤锅炉清零,完成台燃气锅炉、台燃油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73台燃生物质锅炉改造。
年6月,雄安新区印发了《雄安新区声环境功能划分方案(年版)》。该方案为雄安新区开展噪声污染管理提供了的重要支撑,填补了新区工作空白,可指导新区道路、交通、生活等噪声污染源的综合管理。
五年来,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分别在容西、容东、起步(启动)区、雄东(昝岗)等重点片区,与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绿色施工体系建设意识,发现各类扬尘污染问题8个,指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如今,“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雄安已逐步成为现实,折射出绿色发展的光辉魅力。
特写
村民吃上“生态饭”
随着白洋淀水系治理的不断推进,白洋淀湖畔新增16座公园,其中5座已经建成开放,水城共融的休闲乐园正在形成。
雄县龙湾镇胡各庄村,5年前是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如今按照千年秀林建设安排,已全部种植观赏林木,发展为新区先进村、生态游憩村。村支书温波带领村民开展无废乡村建设,让全村吃上了“生态饭”。
年,该村吸引社会资本购置了个垃圾桶发放到各户,要求每户居民对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垃圾年产约吨,餐厨垃圾年产约70吨,经过处理后用于千年秀林和村集体花卉产业。”温波说,该村还联合保定绿成回收公司打造“互联网+回收”的方式,实现了可回收垃圾回收网络化智能管理,实现了所有的可回收垃圾不浪费。通过提篮购物,塑料垃圾每月减少约个,村容村貌大为改变。
与此同时,胡各庄村以“无废乡村”为主题开展乡村旅游,先后将三个垃圾坑塘改建成天鹅湖湿地公园、锦绣龙湾公园、秀林湾公园,单日游客量可达2万人。
“如今,胡各庄村‘无废乡村’模式正在25个村稳步推进,一座座公园竞相开放。雄安新区‘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米进公园’雏形初现,推开家门就见生态公园已经成为现实。”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土壤固废辐射管理科科长孟建伟说。
(原标题:蓝绿交织清新明亮)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韩梅
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