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故事中的威海54张崧文名甲东海
TUhjnbcbe - 2024/9/14 21:52:00
仙怀堂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3.html

张崧(—),字洛赤,号钟峰,今乳山市午极镇泽上村人。年,考中举人;年,考中贡士,列入明通榜;年,在家乡胶东一带教书;年,得朝廷召用,授河南卫辉府滑县知县。他公明廉勤,关爱百姓,判案公正,因操劳过度,病逝任上。至今,他的严谨治学、高风亮节,仍被后人赞誉。

张崧是位大学问家,这是被历史公认的。他曾四次进京会试不第,但他没有消沉,而是更加致力于学。后来到文登于秋溟家教学,边讲学边读书。于家有藏书数万卷,11年的时间他将藏书全部读完。他知识渊博,是因读书多而打下的坚实基础。后被登州知府聘为瀛州书院山长,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著作很多,影响很大。被同治《宁海州志》、《牟平县志》收录书名的就有8部共27卷:《幼海风土辨证》14卷、《旅食贤己录》5卷、《山蚕谱》2卷、《北菌谱》2卷、《眼学堂诗集》1卷、《修志管见》1卷、《向若新稿》1卷、《白蜡虫谱》1卷。其中《幼海风土辨证》书稿是一部胶东的百科全书,对胶东地理海况、风土人情有翔实的记载。张崧的著作在当时就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许多地方志书引用了他著作的章节。难能可贵的是,他学而致用、著而致用,许多作品是为了助推地方的发展。

张崧小时候跟爷爷上山放蚕,见到那么多虫子吃柞树叶,便好奇地问爷爷这是什么虫子,爷爷就给他讲柞蚕知识。他也对蚕长期进行了观察,后来在《山蚕谱》里对之前学者误将柞蚕茧混为《禹贡》中的檿丝,给予纠正。他从辨类、辨木、辨场、育种、收绩、辨绸、考古、赞咏、旁征、辨讹十方面,考证论述“橡蚢之殊、檿柞之别”,对柞蚕养殖、缫丝织绸很有指导作用,是乳山研究养蚕业、丝绸业难得的史料。

张崧在居住乡村期间,几乎走遍了胶东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地,深入实际,查阅资料,经过反复论证,才阐述自己的观点。张崧在考察了岠嵎山后写了多字的文章,文中说“其主山土人名为大石山,四山皆石,兽蹲人立,拔地倚天,百千其状,清流急湍,琴锵筑鸣,青松丹栎多生石罅,虬枝偃盖,蔽亏天日。”对岠嵎山瀑布,他记述:“对面石崖壁立,瀑布飞注而下,高十余丈,奔荡之音聒耳,对面不闻笑语声,激而为潭,清洁汪洋,是为溯水汪,最为一山之胜概。”可以看出,他观察事物之细致。他援引了许多历史资料,证明了岠嵎山在乳山境内,不是有些古书上所说的在栖霞等地方。

清代牟平学者宫卜万编辑的《牟平遗香集》一书,收录了张崧的29首诗。这些诗有对风景名胜的题颂,有对丰富物产的记述,有对古迹遗址的提及,有对社会状况、历史事件、民风民俗、友情亲情的描述,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黄埭砚是古代很珍贵的名砚,产于乳山的黄岛山。乾隆《海阳县志》第七卷第七十三页中载有秀才李杜的《海阳县山川记略》一文,他在文中说:“海阳所西有黄岛,在海中。试金汪石质黝而润,可作砚。围屏石平列如屏,边栏图画宛在,亦奇观也。黄岛西有乳山,孤峙海岸,以形名。”张崧在《马亦默过访赠乳山黄埭石砚》诗中曰:“潜璞携来大乳旁,浑坚似比枣心良。三钱呵水真无用,特爱家山海藻香。(自注:亦默言,此砚呵之水出,故用杨文公语。)”诗的第三句用的是典故,不是说石砚无用,是说呵出的水如果太多的话,多出来的水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一担水仅值三钱。这些对当下旅游及旅游商品开发,有着很强的文化助力作用。

年,将近60岁的张崧,终于被朝廷知晓并重视,敕令进京候缺。在京候缺期间,一天,身着便服的乾隆皇帝遇见了张崧,问其都读过什么书,张崧那时不认识皇帝,便脱口而答:“无书不读!”乾隆听后决定出难题考考张崧,煞煞他的锐气。回去后即派人传旨吏部,明天殿试张崧。且说皇帝离开吏部后,就有官员告诉张崧,刚才问话的是当今圣上,明天会出难题考你的。张崧听后吃了一惊,虚心向他请教道:“皇上能考什么呢?”那位官员说:“可能考《万年历》!”张崧确实没有读过此书,便乞求道:“能不能借一本看看?”官员答应了。接到书后,张崧连夜攻读。第二天,皇帝见面就对张崧说:“今天考考你这个无书不读的人!”不出那位官员所料,皇帝考问的确实是《万年历》里的内容。有问有答,张崧应对无误。见张崧对答如流,乾隆高兴地说:“你算得上是一个好学生。”试后,皇帝随即通知吏部,安排张崧到河南滑县任知县。滑县是知名大县,可见皇帝对张崧的重视。

上任之初,张崧感到滑县百姓徭役负担沉重,就革除旧规,把徭役减少一半,并把前任按旧规已经收上来的银两,重新按新规折算,拿出一半退还给了百姓,一次退银千余两,民众很是感动。从此,滑县的公益事项,百姓们都争着做,帮助张崧分忧。张崧为官清廉,不仅拒贿惩贿,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十分注意把握分寸。他是著名文人,求他著文、赋诗、写字的人很多。知县的诗文墨宝,收藏者备感荣耀。有人送他很高的润笔费,张崧一概拒收。他说:“于民是情,于官是贪。”意思是讲,文趣墨雅,布衣收取报酬算是人情往来,而官宦收取就是贪赃敛财。

年,江南大灾需要赈灾,朝廷征调滑县碾谷万石,百姓一日而集。张崧亲往运发,紧急运往江南进行救灾。年,又值滑县遇特大水灾,张崧一边奏报,一边率先捐俸施粥,并倡议富户捐钱捐粮。朝廷的赈灾款拨下来之后,他又亲自参与,发放到户,保民活命。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张崧整天奋战在救灾第一线,不幸感染瘟疫,加上操劳过度,病逝在任上。灵柩返里时,滑县士民设帐沿路相送至开州。

20年后,张崧的儿子四川大邑知县张启愚在长诗《淇园道感怀五百八十字》中,回忆父亲生前清廉勤政的事迹,对其父救灾染疫的事也有记述:“皇恩实浩荡,加赈欲民活。泽敷三春时,米尽二月吉。鸠影尚嗷嗷,小麦未黄熟。煮赈劝富人,五场分布列。嗟来枵腹民,依近各就食。沴气所熏蒸,一时结成疫。官事务身亲,传染成沈疾。劳臣永盖棺,孤儿恸泣血。扶柩葬故园,茅屋仍四壁。”读后令人潸然泪下。张崧的学生江西龙南知县冷泮林,在为老师写的碑文中说:“由廪生登雍正丙午科贤书。德行文学,师表一郡。为瀛州书院山长,门下多知名士,泮林自幼受业焉。授河南卫辉府滑县知县,抚字心劳,滑人称为神君,未三年,以勤卒于官。”读后令人扼腕叹息!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大才子张崧的作品大多佚失,即使留下书名的那8部27卷也未出版过。张崧、张启愚父子都是胶东地区有名的清官,无钱付梓。后来张崧的曾孙东昌府教授张存素,把底稿送到济南商务书局,结果也是因交不足钱而未能出版。据说那27卷书稿摞起来足有一尺多厚。虽未出版,但张崧的著作在文史界影响广泛。特别是修志的人,都到泽上借阅。《牟平县志》等志书,频繁注释是引用张崧的书稿。从他著作的题目上看,以文学、历史、地理、民俗、物产方面的为多。他写作务实严缜,善于辨证。

抗日战争期间,张崧的后人怕底稿毁于兵火,就全部交给了胶东行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底稿辗转到了山东省图书馆。20世纪90年代,威海市地震局的蔡克明同志到省图查阅资料,曾翻阅过《幼海风土辨证》,当时尚存12卷,全是正文内容,丢失的那2卷是序、跋、考。为抢救古籍,乳山文化部门曾组织专班赴省图书馆查找张崧手稿。《幼海风土辨证》剩下的那12卷摞起来之后,有19厘米厚。正文是用隽永清秀的蝇头小楷写的,纸张超薄,这是一部数十万字的巨著。张崧为官清廉,为文益人,从精神到物质,都为家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辛明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中的威海54张崧文名甲东海